安全伴我“行”--探测·警示·规避篇.
作者:吉利 发表于:今日头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07-26 45

安全,是汽车社会的基石。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除了需要保障车内乘员安全外,车外行人与其他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保护也不容忽视。
根据CIDAS数据统计,3431起交通事故中,弱势道路使用者参与事故高达77%。与车内驾乘人员相比,弱势道路使用者伤亡更为严重,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受伤率为驾乘人员的3.5倍,高达69.4%。
2018年11月18日,深圳市龙华区玉翠街道一辆轻型厢式货车右侧车身与行人王某(1岁9个月)发生碰撞并碾压,造成王某当场死亡。


(素材来源于网络)

人本安全针对车外行人、骑行者等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建了“探测”、“警示”、“规避”、“减伤”四维立体行人保护系统,即通过雷达、摄像头等探测识别技术,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行人与骑行者;通过声光告警及时帮助驾驶员、行人和骑行者预知周遭险情;通过车辆主动采取规避措施以避免碰撞的发生或减轻碰撞造成的伤害;通过对车辆进行专门的行人保护设计,力图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低。

AEB-P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行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融合的策略提高行人识别的准确率,通过对垂直方向行人的探测与扫描,实现行人识别功能并融合大数据以及最新轨迹模拟算法,提高正确识别率并降低错误触发概率。

驾驶者可通过转向盘仪表组合按键进入设置界面,选择车辆设置-自动紧急制动,即可实现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报警功能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报警灵敏度的调节(不同车型功能按键的设计会有所差异,本文中均基于几何A的功能操作进行说明)。


仪表显示


HUD显示

系统探测到行人后首先激活制动提醒功能,通过声音、组合仪表与HUD显示行人保护图像,提醒驾驶者注意前方行人当系统判定具有碰撞风险且驾驶员未进行制动时,系统自动介入并施加制动力以规避碰撞事故的发生,最大碰撞避免速度可达40km/h。当AEB介入刹停后,车辆自动保压驻车以规避二次事故的发生。

DOW 开门预警系统


开门预警系统通过侧后方毫米波雷达监测车辆左后、右后,识别开门碰撞风险并通过声光提醒。 驾驶者可通过转向盘仪表组合按键进入设置界面,选择车辆设置-侧后雷达辅助,即可设置开门预警系统的开启与关闭。

开门预警系统开启后,当车速小于5km/h并有车门解锁时,如果毫米波雷达探测到有物体快速靠近,在预估开门有碰撞风险的前3s系统通过点亮外后视镜指示灯警示驾驶员;如果此时相应侧车门打开,相应侧的指示灯将以特定频率闪烁并通过声音提醒警示车内乘员。

盲点监测系统通过侧后方毫米波雷达监测车辆左后、右后,建立预警防撞识别圈,帮助驾驶员提高在行车时,尤其在转向或变道时,对视觉盲点区域的警惕。
盲点监测系统开启后,车速大于15km/h时,系统自动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两侧后方视觉盲点区域,探测到目标车辆在盲区时,对应侧外后视镜指示灯亮起,直至目标不在探测区域内;如果此时驾驶员打开相应侧转向灯,指示灯将开始闪烁,同时发出声音报警,以警示驾驶员注意变道安全。
盲点监测功能主要应用于常规天气下的城市和高速路况,在某些特殊工况下,例如下雨天、积水路面、沙石路面和草丛路面,系统报警的正确率不能得到保证,驾驶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启用此功能。

360度环视系统

360度环视系统通过高清全景影像系统,配合高分辨率大屏,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显示,保证行驶安全。
系统通过对移动物体监测与行人监测,可实现对车辆前方或后方行驶方向6m内的行人及移动物体实时监测,并通过屏幕进行警示。

驾驶员可以通过挂入倒档(R)直接进入后视分屏影像画面,或按下多媒体导航触控面板上的“360全景”进入全景影像界面。通过选择车辆前部、后部以及左右两侧摄像头,可以控制显示不同视角的影像。

移出倒档(R),全景影像并不会退出,当车速大于30km/h时自动退出全景影像,在非R档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返回键退出全景影像。

RCTA 后方侧向辅助系统

后方侧向辅助系统在车辆倒车时,通过侧后方毫米波雷达监测车辆左后、右后是否有横向穿越的车辆,当系统探测到有碰撞风险时,中控多媒体会显示倒车侧预警,并通过声音和指示灯提醒警示驾驶员,降低碰撞发生的可能性。
“探测“、”警示“、”规避“可以在危险来临之际把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但当预防性功能及措施已经无法规避险情的发生时,我们将通过包括发动机罩、前保险杠、翼子板等外造型设计及车辆前端零部件的行人友好型布置,将事故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下期我们将为大家揭秘四维立体行人保护--减伤篇,敬请期待!
1
0
Technical
Public Benefit
Highlights